|
|
|
|
|
张兴旺同志在全国畜牧业机械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
2019-12-2 |
|
|
|
【农机网 热点关注】编者按: 10月30日至31日,农业农村部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畜牧业机械化现场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精神, 研究部署推进畜牧业机械化重点工作。这是农业农村部首次召开畜牧业机械化方面的工作会议,各省、区、市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室和部分省区畜牧兽医处室负责同志,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畜牧兽医局及部属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将农机化司张兴旺司长、畜牧兽医局杨振海局长的讲话印发,供各地学习贯彻。
张兴旺同志在全国畜牧业机械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9年10月31日 山东青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畜牧业机械化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精神及部党组有关决策部署,总结交流畜牧业机械化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畜牧业机械化发展工作。这次会议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次召开畜牧业机械化方面的会议,也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举办,大家参观了畜牧养殖工程装备展示和现场演示,刚才3位专家做了专题讲座,4个省份的代表做了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畜牧业机械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工作,制定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机械产品,不断加大畜牧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特别是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猪生产等畜牧装备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牧装备需求调查,加快试验鉴定步伐,扩展补贴范围,加大补贴支持力度,支持畜牧机械加快推广应用。通过需求调查,提出了饲喂、粪污处理、畜禽产品采集加工、饲料加工4类畜牧机械数量和性能需求。围绕加快试验鉴定,制定了15项新的畜牧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畜牧机械产品鉴定大纲达到45项,基本涵盖了畜牧业生产全过程的装备种类。山东、广东、黑龙江、江苏、内蒙古等畜牧大省积极提升畜牧机械鉴定检测能力,不断满足畜牧机械生产企业和农民需求。《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将饲料(草)生产加工机械设备、饲养机械、畜产品采集加工、畜禽粪污资源化等4个种类的机械装备列为重点内容,涵盖从饲草料生产到畜牧养殖全过程的31个品目产品。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补贴产品准入市场化改革试点和农机新产品试点,省级资金对农业绿色发展及畜牧生产发展相关机具给予累加补贴。青岛市对生猪养殖场(户)申领补贴优先办理、优化服务,通过手机APP等方式,让生猪养殖户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内蒙、江苏、湖北等地还因地制宜制定畜牧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山东将畜牧业综合机械化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评价办法进行考核。
(二)装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创新体系。农业农村部布局建立了“设施农业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了生猪、蛋鸡、牧草全程机械化科学实验基地,组建了“畜禽养殖工程专业组”“秸秆处理和饲草料机械化专业组”等科技专家团队。组织各地持续增加科研投入,提升畜牧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初步构建了畜牧机械科研和推广应用体系。二是布局了一批重点装备研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中设立了相关的畜牧业机械化研究任务;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配备了相应的机械化岗位专家,开展畜牧养殖工艺和机械化研究。山东投入3000万元研发资金,立项了24项畜牧业装备研发项目,着力解决畜禽养殖全过程“无机可用”问题。内蒙古出台农机工业发展政策,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农机制造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并对畜牧业机械研发生产给予重点支持。湖北、广东、重庆、北京等地加大蛋鸡、生猪等机械化科研投入,形成了一批科研优势单位和科研成果。三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养殖工艺、设施和装备的优化配套,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在农业机械国家标准中,涉及到畜牧机械产品的国家标准有46项,占总数的14.2%;在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体系中,与畜牧机械化有关的农业行业标准33项,基本形成了规模化养猪、养鸡和养牛的机械设备配置规范和操作规程。
(三)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扩展。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围绕畜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装备引进、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工作,探索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途径和突破点。一是加强试验示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推进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和牧草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和试验示范;江苏安排示范项目,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无害化处理、有机肥生产集成示范应用。二是加快技术推广。浙江成立农机牧艺融合专家小组,深入规模养殖场、养殖机械生产企业,提出发展思路,制定推广方案;四川农机化、畜牧兽医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种养方式“宜机化”;宁夏依托畜牧养殖业的机械化示范园区,开展农机与畜牧的一体化技术推广,推进养殖和装备集成配套。湖北大力推广智慧牧场、生态养殖、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装备,积极探索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新模式。三是加强人员培训。上海、陕西等地利用培训班、现场会、展览会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大畜牧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组织编制了畜牧机械科普丛书,指导各地开展重点机械化技术培训。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涵盖畜牧机械产、学、研、推、用各个环节的技术支撑体系,在各个环节都有一定规模的科研教学单位、推广机构、生产制造企业和应用主体。畜牧机械化范围涵盖了猪、鸡、牛等主要畜种养殖,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正在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中小养殖户发展机械化热情高涨,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畜牧机械保有量达到780.95万台,我国六大主要畜种规模养殖装备保有量原值超过 2585 亿元,约占农业机械原值的27.5%。生猪养殖饲料投喂、环境控制等环节机械化达到60%,蛋鸡肉鸡养殖饲料投喂、环境控制和粪污处理机械化率达到70%,奶牛饲料投喂、挤奶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二、深刻认识推进畜牧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紧迫性
畜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2018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当前畜牧业正在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升级。中国工程院有关研究预测,到2035年我国的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52%,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机械化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标志,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对畜牧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推进机械化是实现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以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为主体,其养殖量占比超过80%,但机械化程度低于30%,其中生猪养殖机械化水平在30%左右,蛋鸡和肉鸡养殖的机械化水平40%左右,肉牛、水禽等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于30%。从生产环节上看,废弃物收集处理、工程防疫、种养循环等方面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推进我国主要畜禽品种养殖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意味着畜牧业从“人工喂养”的传统模式到“人管设备、设备喂养”的现代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对机械化的高度依赖,迫切需要设施装备支撑。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是推动畜禽养殖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机械化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的迫切需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畜禽产品品质和建设美丽乡村必然选择。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国务院“水十条”“土十条”等环保政策的密集出台,对畜牧养殖业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必须补齐粪污收集处理、粪肥施用设备、种养循环等方面机械化短板,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技术装备支撑。另一方面,防治“禽流感”和“非洲猪瘟”等疫情的发生,建立生物安全工程防疫体系,减少人工使用、减少人畜接触,为动物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保障肉蛋奶安全生产和稳定供给,必须加快发展自动化饲喂、畜禽体征巡检、消毒灭菌、畜产品采集等技术装备,普及机械化、自动化养殖装备应用。
(三)推进机械化是增加饲草料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食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对饲草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传统草业生产水平,开发新的饲草料资源,提升饲草料品质、加工制备水平,都对机械化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我国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及柠条、甜高粱、蛋白桑等饲草料生产机械化的技术装备条件仍比较滞后,与建设现代草食畜牧业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对促进草牧业绿色发展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格局,提高饲草料劳动生产率,资源综合利用和生产经济效益,构建和延长产业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四)推进机械化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的有力手段。目前,我国从事畜牧养殖业的主要劳动力为45岁以上人群,由于畜牧养殖业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工资收入低,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越来越凸显。推进畜牧业机械化,既可以将农民从畜牧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又能够提高畜禽养殖水平和产品品质,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牧民收入,是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重要手段。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机械化的发展,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使得畜牧业机械化服务能够成为培养专业服务队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总之,畜牧业机械化既关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也直接影响畜禽产品安全生产;既关系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也直接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机械化,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畜牧业机械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满足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畜牧养殖机械化率仅为33%,与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程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饲草料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畜牧养殖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一些超大规模、大规模的养殖场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大多数中小规模养殖户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主要畜牧品种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特种养殖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健康养殖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刚刚起步,一些领域“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适应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发展。
三、着力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加快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亿万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确定到2025年畜牧养殖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并对有关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畜牧业设施装备与养殖工艺相融合、畜禽养殖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设施装备配置与养殖场建设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为路径,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统筹畜牧业和设施装备协调发展,围绕推进主要畜禽品种、重点生产环节、适度规模养殖场(户)的机械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把畜牧业机械化摆上重要日程,将畜牧业机械化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强农机与畜牧兽医等主管部门互动配合和联合协作,共同做好畜牧业机械化推进工作。要加强规划引领,将畜牧业机械化目标任务纳入“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完善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保障措施。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对畜牧养殖装备的支持力度,重点向规模养殖场倾斜,实行应补尽补。完善畜牧场设施用地标准,支持畜牧场“宜机化”改造建设,为畜牧业机械化创造良好条件。探索开展畜禽养殖成套装备试验鉴定、购置补贴。支持大型成套畜牧机械融资租赁试点。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权属清晰的大型畜牧装备开展抵押贷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适度规模场(户)购买畜牧装备贷款进行贴息。
(二)加强科技引领,加快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需求调研,发布市场需求目录,引导科研单位和制造企业科技创新,加快适用于中小规模养殖和特种养殖技术装备创新。通过遴选重大项目、主推技术等方式争取财政、科技等部门的立项支持,支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发适合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畜牧机械装备,增强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畜牧养殖装备供给能力。推动集成创新,加强养殖工艺、设施装备等集成与配套熟化,形成不同区域特色的中小规模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体系。畅通新产品试验鉴定渠道,加快畜牧养殖关键技术与设施装备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控制岗位专家、饲草料机械化岗位专家、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作用,开展重点装备的研制和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组织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农机制造企业等单位积极开展畜牧养殖技术装备推广活动,通过举办现场演示展示、技术交流培训等活动,切实为农民解决畜牧业机械化难题。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畜牧机械、畜牧养殖科研推广人员与畜牧装备生产企业、新型畜牧养殖主体开展人才培训,支持科研教学单位、畜牧装备生产企业、农机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技术推广。
(三)加强工程工艺配套,推进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全程机械化。以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羊等主要畜禽品种为对象,制定发布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加强畜种、养殖工艺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和养殖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指导,大力推进主要畜禽品种养殖全程机械化。聚焦畜牧业主产区中小规模养殖场,巩固提高饲料(草)生产与加工、饲料(草)投喂、环境控制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解决畜产品采集加工、粪污收集、处理与利用等薄弱环节机械装备应用难题,加快构建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一批率先基本实现养殖全程机械化的规模化养殖场和示范县。
(四)加强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提升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质量。推动实施“互联网+”畜牧养殖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与畜牧装备、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支持在畜禽养殖各环节重点装备上装配信息采集和智能管控系统,实时准确掌握动物生长和环境状况,推进“全封闭、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养殖,缩短与国际养殖水平差距。开展健康养殖、精准饲喂、智能环境控制、畜产品自动化收集、物联网平台等技术装备示范,建立生物安全工程防疫体系,引导畜牧养殖和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建立畜牧养殖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示范场、无人养殖场。推进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机科研创新、试验鉴定、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水平。
(五)加强机制创新,推进畜牧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尤其是中小养殖户机械化,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最有效的途径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与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各地要把培育饲草料制备供应、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专业化工程防疫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进中小规模养殖机械化的主要依靠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资金项目安排、技术指导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使之成为中小养殖户发展机械化的坚强保障,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的问题。同时,也要依托畜禽养殖园区、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和社会化服务。要注重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畜牧业产业链重构和提升,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六)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地要及时总结推进畜牧业机械化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畜牧业机械化新动态、新进展、新模式,加强舆论引导,推介典型经验,宣传表彰先进,努力营造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和畜牧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要把畜牧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工作列入农机化技术培训的重点,加强实用人才培养,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农机化技术推广任务多渠道开展培训,利用科研院校、制造企业、养殖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资源开展培训,采取网上教学、微信平台、现场教学、专家咨询等多方式开展培训,提升畜牧业机械化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推进畜牧业机械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战略部署,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畜牧业机械化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杨振海同志在全国畜牧业机械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9年10月31日 山东青岛)
同志们:
在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召开首次全国畜牧业机械化现场会,十分必要,恰逢其时。这是立足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眼畜牧业机械化长远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在此,我代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感谢农机化司长期以来对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力支持,同时向全国畜牧业机械化相关行业的同志们、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机械化在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功不可没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吃饱吃好,始终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保障畜产品消费、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是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拥有约8000万的畜禽养殖场户,2018年畜牧业产值达到2.87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3%,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约3万亿元,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先导产业。2018年,肉类总产量和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8624.6万吨和3128.3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0多倍。牛奶产量3074.6万吨,居世界第六位。肉类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禽蛋人均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肉蛋奶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口粮”。二是规模养殖比重稳步提升。我国畜禽养殖综合规模化率达到60.5%,规模养殖取代传统的小农户分散养殖,成为畜产品供给的主力军。以规模养殖发展为基础,优良品种、实用技术、先进装备走进了千万养殖场户,推动畜牧业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率不断突破新高。2018年,我国生猪出栏率达162%,比1980年的65%提高97个百分点;奶牛平均单产达到7.4吨,提高6吨多。三是绿色发展持续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区严格落实以地定畜、以种定养,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环节协同发力,共同构建生产生态共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和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63%和82%,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不断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机械化的支撑和保障。畜牧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极大促进了饲料工业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养殖环境改善,在某些领域甚至起到了决定作用。在畜禽养殖环节,先进饲喂设备加快普及,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饲喂机械化率达到64%,全国70%以上的规模奶牛牧场配备了TMR搅拌车。自动环境控制装备逐步成为高水平养殖场的“标配”,相关投入占总装备投入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在产品收集环节,大型蛋鸡企业自动集蛋装备应用比例达70%。全国机械化挤奶率达95%,规模牧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机器人等先进装备也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传统手工挤奶方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在饲草料加工环节,“耕、种、收、储”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粮改饲项目实施省区以机械化为基础的饲草专业化服务组织达801家,养殖合作社达4210家。在废弃物处理环节,机械刮板清粪、轮带式清粪、漏缝地板等清粪方式已广泛应用,肉鸡和蛋鸡规模养殖场机械清粪比例已达80%。生猪粪污处理装备投入占建场总投资的20%以上,设施装备成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总的看,在各级农机部门的有力推动下,畜牧业设备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畜禽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落实落地,一批先进适用设备武装起现代畜牧业,让更多养殖场户享受到了机械化发展的红利。
二、准确把握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机械化水平是畜牧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机械化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反过来说,畜牧业机械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从需求端更贴近畜牧业发展实际,始终与畜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科技发展进程相匹配,也紧紧顺应新形势新要求,为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畜牧业机械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总体看,我国畜牧业发展进步的历程,正是用机械装备畜牧业,用机械动力替代人力操作的过程,畜牧业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伴随着畜牧业机械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畜牧业发展初期,资源依赖特征明显,主要矛盾是饲料转化效率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第一家畜牧业机械厂“海拉尔牧业机械厂”和第一家国家直属畜牧机械科研机构“农业机械部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在内蒙古成立,畜牧业机械化走上历史舞台,主要方向就集中在饲料加工领域,以满足当时畜禽养殖数量快速增长的需要。随着畜牧业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人工饲喂方式无法适应日益扩大的养殖规模,机械化饲喂设备应运而生,得以快速推广。进入新世纪,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畜禽养殖成套设备逐步发展,畜牧机械与饲料营养、动物防疫、品种改良、环境控制的结合更为紧密,促使养殖效率提升、养殖成本降低、疫病防控加强。“十三五”以来,畜牧业进入绿色发展新阶段,从生产导向转向生产生态并重,环境保护需求催生了自动化清粪、粪污处理和粪肥利用等一系列机械化设施装备。
(二)畜牧业机械化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应用,给畜牧机械提供了现代化武装,促使畜禽养殖始终紧紧跟随科技进步的步伐。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动物标识及可追溯系统,对畜禽饲养、运输、屠宰进行跟踪监控,猪戴上了电子耳环,个体的系谱信息、生长状况都尽在掌握;牛戴上了电子项圈,可以定位放牧牛群位置,监测分析发情周期。大型企业把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应用到养殖场,物联网技术与畜牧机械相融合,自动采集、汇总、分析生产数据,畜禽生产全过程管理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实现了“电脑代替人脑”,已经成为智能化畜牧业的标签。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一些高标准养殖场已经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养殖各个环节在核心管理系统的调度下运转有条不紊。我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机械作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畜牧业机械化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速。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土地、水等资源紧缺,作为资源消耗型产业,随着畜牧业体量越来越大,受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也是必由之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畜禽养殖业主动求变,采用现代化的设施装备,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形态。例如,一些生猪养殖企业启动了“楼房养猪”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先进设施装备的作用,实现了智能化饲喂、空气过滤、地沟通风、粪污处理等装备的高效协同,用地仅为普通猪场的十分之一,PSY达到28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头。现代化设施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有力支撑了畜牧产业模式的创新,对大型规模养殖场建设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畜牧业开拓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三、推动畜牧业与农业机械化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畜牧业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需要畜牧业机械化发挥更大作用,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一)聚焦规模养殖发展,全面提高生产效率。现阶段,我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不高,且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主,大部分属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现代化设施装备应用明显不足。以生猪为例,大部分规模猪场设施简陋,自动化环境控制等装备缺乏,机械化水平普遍偏低,饲料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10%以上。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立足提高我国畜牧业供给保障能力,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大力发展高水平的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养殖。要认真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把推进技术进步和设施装备水平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场,努力提升我国畜牧业发展质量。
(二)聚焦种养结合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目前,全国优质饲草料缺口较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畜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凸显。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深入推进粮改饲,扩大优质苜蓿基地和粮改饲规模,对先进饲草料耕种收储机械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迫切需要加快粪肥施用装备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坚持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发展方向,认真总结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养殖场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利用机械化手段,提高劳动效率,提升服务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努力促进种养业有机衔接,推进草牧业发展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
(三)聚焦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生物安全保障。去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养殖生物安全的短板和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广大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不足,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下降,稳产保供压力较大。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吸取教训,督促养殖场户配备各类清洗消毒设施设备,支持密闭式圈舍建设,提高生猪和病死猪运输车辆标准,保证各项防疫措施执行到位,通过设施装备的改进,提升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四)聚焦流通体系建设,变革畜禽产品调运方式。我国屠宰场点“多、乱、小、散”并存,工业化屠宰比重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亟待提档升级。我国黄羽肉鸡以活鸡现宰为主,猪肉也以“热鲜肉”居多,不管是活禽市场交易,还是生猪长途调运,都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顺应畜产品消费升级和动物疫病防控的客观要求,鼓励屠宰企业改进设施装备,逐步构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立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实现“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同志们,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开启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畜牧业机械化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实现畜牧业和机械化发展有机统一,协同互促,共同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主办:辉南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
地址:辉南县朝阳镇腾飞路1号 |
邮编:135100 |
电话:0435-8239049 |
Email:hn@jlnongji.cn |
http://hn.jlnongji.cn |
吉公网安备 22052302220526号 |
|